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00    次浏览
------本期内容导读------ 在现代社会,机械的、完全的、割裂的个人隐私,已经根本不会存在。你要联系别人,就必须让别人知道你的联系方式;你要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,就必须要在互联网上留下你的痕迹 ———以下正文详情------ 你注重自己的隐私吗?相信你一定会有肯定的回答;但是如果问及究竟如何才能完全保护自己的隐私时,相当多的人会表示迷茫;绝大多数的人一方面会在日常生活中毫无戒备、毫无意识地做出了大量可能导致泄露我们个人隐私的事情,另一方面却又会经常人云亦云地做一起很可笑的所谓“隐私保护”!关于个人隐私,它实际上具有着保护成本、自愿交换以及合理让步这三大特性:保护成本:任何关于隐私的保护都需要一定的成本,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指经济成本、还有知识与人力的成本。比如我们上网,必然会在许多浏览器、网站、APP应用上留下我们的各种痕迹,而这些痕迹被对方搜集后,将会非常精准化地透视出我们的个人隐私。要想避免会有两种方法,一是花钱购买高级的防火墙以及高端隐私保护服务,二是个人刻苦钻研安全上网策略,或隐匿真实信息、或伪造虚拟信息,以逃避服务器端对于自己这里的有效信息收集;再比如我们出门,要想避开城市里无处不在公共监控,就必须事先分析了解清楚各个路口、关键出入处的探头位置、拍摄范围。不能开车、还得化妆或变更个人主要形象,尽可能绕开探头监控角度,中途最好还要设法变妆,设计违反正常逻辑的路线……怎么看都像是在演谍战片吧?自愿交换:所有的隐私都是可以交换的,关键是在看交换得到的东西对于你而言是否值得。我们通过手机APP向出租车司机展示当前所处的明确位置,是为了交换得到他们更快速地服务;我们给淘宝店家填写确切地家庭住址,是为了交换得到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;我们在路边推销摊上扫码或填写自己的手机号与联系方式,是为了交换得到他们摆出来的诱人的礼物;为了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病因,大多数人都可以讲述最隐秘的感受、展示最隐秘的部位以与健康交换;为了让神父更彻底地拯救自己的思想,基督信徒可以倾诉最不可告人的思想以与信仰交换;为了让选民更坚定地支持自己,政治家可以尽可能公布自己的个人财产、经历等各种细节以与地位交换……合理让步:因为隐私是个人的一种权利,是私密的,但必须要以不影响公众利益与群体利益为前提。一旦涉及影响,必须要让步。例如每个人自己身上的东西、包里的东西都是个人隐私,但如果你携带它们进入公共场所,你的个人隐私就必须要让位于为确保公共安全而进行的检查;对自己所知晓的信息保密这是隐私权的一种,但如果有证据证明这些信息事关重要的刑事案件,个人隐私权则需要让步,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包庇罪责;普通民众的出行、家居、个人爱好均属于隐私权之列,但对于那些依靠公众关注而获得较高经济回报的明星及公众人物,个人隐私权同样需要让步,否则可以选择退出这一领域;所以,在现代社会,机械的、完全的、割裂的个人隐私,已经根本不会存在。你要联系别人,就必须让别人知道你的联系方式;你要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,就必须要在互联网上留下你的痕迹。就像物理学告诉我们的那样,我们要想看到别人,就必须接受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,从而让别人看到我们,想通过让光线弯曲绕过自己实现隐身的人,根本就无法看见任何事物!有人戏称,要想严格保护自己的隐私不会被意外泄露,不能上网、不能外出、不同与别人联系、更不能生活在城市中……唯有找一个与世隔绝的野外桃源,过着茹毛饮血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。即使能做到这样,也要时刻祈祷,千万别被时时会从掠过天空的地理测绘卫星所无意抓拍到;关于个人隐私的宣传与普及,并非只是机械地教育大家一味地去保护、封闭与保守。就像许多人宣称自己的手机从不打开GPS定位功能、甚至从不打开上网功能。看起来,一部分隐私得到了保护,但是既丧失了智能手机原本可以带给大家生活工作的便利,又根本没有意识到打电话同样意味着隐私的露出。而现代社会的复杂性,又注定会有太多的不法之徒利用不法手段窥探、搜集并获得的个人隐私,去实施推销、骚扰、甚至是诈骗等行为,这就要求我们明白所处环境的恶劣程度,理性对待隐私现状,时刻警惕这类的不法行为。